刘承钧时期是战争比较少的时期,也算是比较双方比较平静的时期,为此史书中用了一个“境安”的评语。
但是这一战最终还是失败了,李筠被杀,后汉损失惨重,折损了好几员大将,但是这时候的赵匡胤还没有心思攻北汉,所以刘承钧的北汉失败之后并没有继续遭到追杀。
仅仅一年之后,刘崇就抑郁而终,时年六十一岁。
柴荣曾经北伐契丹,想要收回幽云十六州,在这个过程中,契丹曾经要求刘承钧带着大军策应他们,但是刘承钧的这一支军队还没有走河东区域,听说柴荣回师,而且还派了一支军队看住汉周边境,刘承钧这才返回太原,这一战还是没打起来。
他在位的时间算是北汉四任皇帝里面最的,但是在这一段时期北汉的况概括一其实就两个字“困兽”,河东就是像是一只在笼里的猛兽,不能主动攻,但是防御能力还是很的,这一从柴荣围攻太原最终失败就能看来,北汉的大有时候并不是它本的大,而是因为他的靠山大,他依靠契丹的援助自保能力还是很的,只要是了河东地界,这就要面对北汉的契丹的夹击,后周大,但是也撑不住。到后面的宋朝基本上也是这么个况。
一开始的时候刘承钧还想着这事要叫上契丹,这样才有把握,但是李筠却是个有骨气的人,他的使者明确告诉刘承钧李筠的意思,那就是绝对不能勾结契丹人,咱们无论怎么打,都是咱们汉族的事,和契丹没啥关系,可是事实上刘承钧是沙陀族人。
但是我们还是有必要了解一刘承钧这个人的简略一生。
刘承钧被称为北汉四代皇帝中一个守成之主,他虽然很少和后周行战争,但是却保住了他父亲的基业,并且顺利的传给了自己的养(外甥)。
后来柴荣死了,宋朝篡周建宋,当时在北方的昭义军李筠发动叛,李筠宣布对北汉称臣,希望能够得到北汉的援助,一起攻宋朝。
刘承钧这才最终采取保境安民的政策,反正打也打不过,很有可能刘承钧这时候想的就是好好的守住上一辈的基业,然后把这一份基业好好的传去。
他和后周之间的战斗虽然很少,也尽量避免,但是相互之间还是有冲突的,在这里我们也能看来他和后周之间的矛盾,其实并不是主要的矛盾,就像我们上面说的,河东寻求自保,而中原需求兼并之间的矛盾。
这之后北汉基本上已经丧失了对后周的主动作战能力,他只能靠着契丹的扶持和援助自保有余,但是却没有能力主动攻了。
就行了,只要是郭威死了,在他和契丹的联合攻之,中原王朝本没有半希望,但是没想到他竟然败得这么惨,而且还是败在了一个仅仅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手中,他郁闷啊。
所以他回到了太原之后,就把所有的大权全转移到了他的次(已经被郭威杀死了)刘承钧的手中。
因此他采取了休息养民的政策,其实这时候刘承钧对于后周作战并不是有信心的,而且他和柴荣之间没啥仇大恨,就算是郭威杀了他的哥哥,但是这是他们家和郭威的事,现在双方的政权都到了第二代,第一代的恩怨说实话,已经变得淡了,汉周之间的矛盾,现在主要就是北汉想要自保,后周想要完成兼并的矛盾。
所以河东的百姓的生活是十分的痛苦的,但是到了刘承钧时代稍微好了一,刘承钧是全程关注了他的父亲的失败,他父亲从建国称帝到后来被柴荣打败郁郁而终,他都是见证者,他知现在凭藉着河东的势力已经不能消灭后周了,想要消灭后周,需要从计议,而此时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境安民,把稳定住。
本章尚未读完,请击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刘承钧这个人能力一般,但是在河东的治理上比刘崇要明一,他对于百姓还是比较仁慈的,而且礼贤士,收为己用,刘崇在位的时候,贪官污吏的况十分严重,因为当时河东赋税不足,而且还要给契丹上供,他本上也养了不少的士兵,这样一来能够发给大臣的供奉就太少了,宰相给钱一百缗,一般的节度使大臣,也就是三四十缗,这样的工资对于这些大臣们来说实在是太少了,钱不够,那么怎么办?只能找百姓要,当时刘崇也明白这个理,但是他却不敢,说实话他也不了,也没有办法。
他的父亲不是啥事,总是要先请示一契丹方面,对待契丹十分的恭敬,但
可是我们从刘承钧和他的父亲还有不一样,那就是对待契丹的态度,刘崇对待契丹的态度十分的,但是刘承钧对于契丹的态度却是不冷不,他就是在登基的时候接受了契丹的册封,随后和契丹的关系并不是很乎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